【新快报】故事|医生夫妻每个月一半时间晚上见不着,双双拿到博士录取通知书

2018-08-18
新快报讯 记者黎秋玲 实习生李月莹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报道

他们恋爱,最浪漫的事是一起贴化验单。

他们过日子,一起呆在医院的时间,比呆在家里还多,但楼上楼下,见面的时间却屈指可数。

他们养儿育女,每每只能一个人陪孩子,因为值班要轮着来 ……

这,就是医生夫妻的真实生活。

8 月 17 日是 " 七夕 ",正值我国首个医师节前夕,我们来讲述中山一院一对医生小夫妻的故事。

" 浪漫 ":明明近在咫尺却很少机会见面

刘王凯和苏毅华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,刘王凯在新生儿科,苏毅华是眼科医生。

十年前,两人相识于医院。当时刘王凯还是新生儿科的住院总值班,一天到晚都得在医院待着。两人在同一家医院工作,明明近在咫尺,却很少机会见面,靠着 QQ 和飞信谈起了恋爱。

" 虽然在同一家医院,但见面的机会其实很少。" 两人回忆起恋爱时的点滴,忍不住笑了起来。从开始当医生到现在,他们都保持着一致的作息,晚上 12 点以后才有时间开始看文献、看书、写论文等等,一般要 2 点以后才睡觉,第二天早上 7 点多起来上班。" 这其实是大多数医生的作息。" 刘王凯说。

" 医学生谈恋爱的’套路’是一起上自习,互相帮忙占位置,医生谈恋爱就是一起上夜班。" 苏毅华笑着说,她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,是刘医生曾经有一次来等她一起去饭堂吃饭时,她正一边填写病历,一边贴化验单," 他二话没说就坐在旁边帮我把病人的化验单一张张贴在病历上,当时其他医生都可羡慕我了!"

相处:每个月有一半时间晚上见不着

2009 年,两人结婚。2011 年,大女儿出生后,原本忙碌的他们背负起了更重的责任。女儿还在月子里,身为新生儿科医生的刘王凯就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。" 另一半是儿科医生,带孩子会省心很多。" 苏毅华至今犹记,在新生儿科已经忙得 " 一头烟 " 的丈夫,工作间隙去跟护士学如何给新生儿洗澡、做抚触等。" 孩子出生 20 多天时,爸爸要回医院值夜班,这也是她出生后晚上第一次离开爸爸,那天晚上她哭了一夜。"

为了照顾孩子,夫妻二人值通宵夜班的时间必须错开,苏毅华一个月有七八个夜班,刘王凯一个月也有五六个夜班," 一直到 2017 年,我们每个月应该有一半的时间晚上是见不着面的。" 刘王凯说,这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恋爱的时候。不过,工作和生活的忙碌似乎让他们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。去年,小女儿出生,夫妻二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," 上个星期妈妈值班,小宝特别不舍得,只好晚上把她带到值班室睡了一夜。" 刘王凯无奈地说。
身为 " 医二代 " 的苏毅华说,因为父母都是医生,她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。" 一直到现在,每逢节假日,我们家吃饭从来都没有到齐过,要不就在值班,要不就在手术,或是出差。" 苏毅华说,当朋友们都在抱怨先生加班出差时,她反而特别淡定," 或许这就是医生家庭的特点吧,彼此都能理解对方的忙碌。"
交集:曾合力挽救一对双胞胎宝宝

两人是夫妻,也是同事。在工作上,两人总是会有交集,他们也有着特别难忘的共同回忆。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过年前,新生儿科迎来了一对 28 周早产的双胞胎。可不幸的是,B 超检查发现,其中一个孩子侧脑室最宽达到 4.3 厘米,属于最严重的 4 级脑出血。当时已是年二十八,刘王凯所在的新生儿科联合脑外科等多个学科,为宝宝成功实施了紧急脑室腹腔分流术,及时缓解了孩子的病情,这也是中山一院历史上胎龄、体重最小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。

然而,出生 6 周后,另一名宝宝被查出双眼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,不处理很可能有失明的风险。正月初八,在苏毅华教授的协调下,邀请了眼科教授为宝宝做了双眼玻璃体穿刺抽液注药术,成功拯救了孩子的双眼。如今,这对宝宝已经 8 个月了,长得十分健康,这也让夫妻俩倍感欣慰。

" 选择一直坚守医生这份职业,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份成就感吧。" 刘王凯和苏毅华笑了。

记者了解到,这对忙碌而充实的医生今年双双考上了博士,他们的生活也将更加忙碌了。

https://app.myzaker.com/news/article.php?  app_id=420000_10045&_appid=AndroidPhone&_version=8.26&_bsize1080_1920=&sharechannel=wx&pk=5b7580671bc8e07f13000345&from=groupmessage&isappinstalled=0    2018-08-17